合肥市建设虚拟电厂助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近年来,合肥市依托能源互联网技术,聚合闲散电力资源,助力电力保供、促进新能源消纳。截至目前,合肥市虚拟电厂建成6家、在建7家,共接入负荷资源168.7万千瓦。

政策激励。出台《合肥市本级2024电力负荷管理补贴实施办法》,明确虚拟电厂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需求响应,在省级响应补贴基础上给予市本级补贴,总额上限500万元,吸引特来电等重点企业在肥注册虚拟电厂。

技术攻关。国内首创将“5G+量子”技术全面融入虚拟电厂。量子加密在负荷调制指令加上随机密码,提高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5G技术大幅提高负荷调控响应速度,调控时间由90秒减少到15秒,降幅超83%。

试点申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指导虚拟电厂运营商进一步挖掘聚合供需两侧可调节资源、完善系统平台、编写试点方案、积极申报全省首批试点示范项目。上半年,推荐虚拟电厂14家,全部进入省级复审环节,占全省总数的58.3%。

宣传引导。召开全市虚拟电厂迎峰度夏保供专项座谈会,虚拟电厂运营商6家、充换电企业9家参会。宣贯省市最新电价和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引导虚拟电厂运营商尽快落实聚合用户“四定”内容,扩大可控负荷,做好随时参与需求响应的准备。

信息来源:合肥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