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综保区”)列全国150个纳入考核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第7位,较上一年度位次排名实现跨越式“三级跳”,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再创历史新高。
合肥经开综保区于2019年由出口加工区升级而来,加工制造中心的定位一直是合肥经开综保区的首要发力点。连续5年获评双A类综保区,连续3年位次前移,稳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方阵。
2023年,合肥经开综保区进出口总值91.64亿美元,占全省比重8%。近年来,合肥经开综保区依托“保税+”,积极叠加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功能型园区政策优势,联动发展。在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及海关大力支持下,培育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新业态。
比如,全国首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商品+区块链辅助管理”新模式,通过设立退货中心仓,搭建退货监管信息化平台叠加区块链、可视化查验等技术,实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作业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保税维修业务范围从核心零部件已经延伸至笔记本整机,带动产业价值链延长,促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促进工艺改进、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3年,合肥经开综保区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词,用足用活政策,联合东航物流落户全省首家航空异地货站长三角国际航空合肥物流分拨中心。据联宝供应链部门测算,此举可节约物流时间1~2天,物流成本下降30%,为供应链核心零部件进口业务提供便捷通道。
与此同时,依托周边1.5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恒通铁路货运站、派河物流港、派河铁路货运站等海关监管场站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合肥经开综保区还持续探索利用“区港集货通”全通道监管模式,推动“公铁水空”枢纽型综保区建设。
(记者 王雅雯 通讯员 刘婵 李长龙)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