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颍泉区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重点领域,以阵地建设、联动发力、实效保障为切入点,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活动,不断增强“易”合力,教育引导群众摒弃旧习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一是聚焦长效,汇聚强大合力。实行党组织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落实、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移风易俗”示范优势,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与引导全民树立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等社会新风尚。推行党员户挂牌公示、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移风易俗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党员主动带头、干群全面联动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在移风易俗中当先锋、作表率。
二是筑牢阵地,共建精神家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法治广场、农家书屋等,大力实施全民思想道德教育,传播先进文化、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等,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精气神”。全面落实社区(村)活动场所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强化管理、发挥作用,真正把活动阵地建设成为党群干群议事之家、服务人民之家、人民文娱之家,建设成为乡村移风易俗的新阵地。
三是细化措施,找准有效路径。以创建文明家庭为抓手,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户和“好婆媳”等先进典型选树评比行动,引导全民重德尚礼、孝老敬亲。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发力,依托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渠道常态开展“线上”学习活动,以党员干部包保联户方式“线下”送学进农户,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是突出实效,夯实工作保障。认真查找移风易俗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专项治理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构建移风易俗工作责任体系,保障移风易俗有序推进。采取倡议书、榜样推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方式,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让破除陈规陋习成为全民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文明、向上向善的移风易俗新风潮。
来源:阜阳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 颍泉区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