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华东最早最大的古城遗址

牯牛山古城遗址位于南陵县籍山镇。遗址现存面积约35万平方米,地表暴露有红烧土遗迹和许多陶片,经多次调查和遥感分析,初步认定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城址,在皖南地区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对探讨与古铜矿遗址及土墩墓群的关系有重要价值,对研究皖南先秦古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4年安徽文物大普查中,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海内外:“南陵县牯牛山发现春秋时吴国的一座古城邑,这是江南地区及华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这个结论是借助现代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的。航拍后放大的照片,通过特殊的感光处理,牯牛山地下古城尽显端倪:

古城由4个高台地组成,四周分布着4条水道(即护城河),西南有进水口,东北有出水口,形成规则的长方形,长约900米,宽约750米,最高最大的台地为主城部分,其余为辅城。每个台地之间有水道隔开,索桥相连,水道与外围护城河相通。护城河宽约20-50米,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部分河段已经淤塞,但大部分护城河至今仍以河道或水塘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古城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别,设计合理,布局严谨,从而达到既可防御又可进攻的目的。古城四周有人工堆建的夯土城垣,现仍有残垣保存。护城河和古城原貌轮廊在照片上清晰可见。

1998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南陵县文物所对古城进行首次发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石器和冶炼铜渣等100余件,标本数百件。器物主要有鼎、鬲、豆、釜、甗、罐、盂、盆等。从器形分析,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可以形成独立的考古文化类型——“牯牛山文化”。在发掘中,还发现城内有大量的红烧土和炼铜铜渣、制陶遗迹以及生活遗迹,文化层厚约2-3米。除此之外,还发现了炭化了的稻谷、稻草以及打渔使用的网坠等。证明居住在牯牛山古城的先民们依靠种植水稻等农业和捕渔业为生计,同时还较为熟练掌握高温烧制耐用的印纹硬陶器技术,也能冶炼冰铜和铸造精美的古铜器。

牯牛山古城遗址的发掘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牯牛山古城、大工山古矿冶和千峰山土墩墓群构成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南陵人的管理区、采冶区和墓葬区,显现出南陵在先秦以前的繁荣。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选自《芜湖史话》